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借部校共建之东风实现学院质的飞跃
发布人:马星宇  发布日期:2015-11-24  浏览次数:

编者按:自中宣部、教育部在全国遴选十所试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基础上,全国各省级党委宣传部门都要在一年时间内推进一所共建院校。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师范大学于2014年6月合作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该院与我校一样脱胎于文学院的新闻专业,于2011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学院拥有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和出版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及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700人左右。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15人(含二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9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本文是该院院长蔡骐(安徽芜湖人)在去年年终工作总结中对部校共建工作进行了盘点,思路明晰,措施得当。现将该文转发于此,供参考。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受学院班子的委托,在此我对学院2014年部校共建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2014年是学院突飞猛进的一年,学院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而这中间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部校共建落户于我们学院。大家知道,当时省内共有四家高校,也就是湖大、中南、湘大和师大同时争取部校共建的机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齐心奋战,最终拿到了这张宝贵的入场券。6月29日,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师范大学正式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共建的新闻学院。成为共建的新闻学院,一方面标志着我们学院作为湖南省新闻传播学的龙头其实力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学院带来了政策与资金上的强有力的支持。目前,省委宣传部支持部校共建的第一期500万经费已经到账,这为学院的新一轮腾飞奠定了基础。自签约以来,共建的各项工作都在扎实推进,今天我向大家报告一下共建工作的进展,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汇报:

    一、确立了共建管理机构

    学院在部校共建启动时,同步成立了部校共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会,对共建工作进行直接指导。院务委员会主任由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发美同志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孔和平同志以及我校的书记、校长以及省教育厅的分管副厅长共同担任院务委员会副主任,而院务委员会成员包括了省内几大媒体集团的一把手如吕焕斌、龚曙光、覃晓光等,也包括了省内相关厅局如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文化厅的一把手。应该说,我们的院务委员会的级别是非常高的,有了这些领导的指导与支持,学院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为了推进部校共建工作,专门为我院设立了分管部校共建工作的副院长岗位,经学院全体教师的民主推选,周国清教授正式担任了这一职务,周院长到任后已经开始大力推进部校共建的一些具体工作。

    二、推进了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部校共建的一项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学院组建了《新闻传播前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原著精读》、《新闻伦理学》三门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分别由蔡骐教授、肖燕雄以及徐新平教授牵头,团队成员既包括院内的老师,也包括媒体人员,将在2015年上半年建设这三门课程。学院已经与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了这三门精品课程的出版合同,相关教材计划于2015年9月出版。

    其次,学院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积极编写《报刊消息与通讯典型案例》、《报刊评论与深度报道典型案例》、《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典型案例》、《新闻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本新闻传播案例教材。学院在2014年7月组建了四个编辑团队,并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确定了编写体例,分派了任务。目前,初稿已基本完成,这套案例教材将于2015年6月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最后,继续办好“书山论坛”,开展通识教育,强化前沿意识。“书山论坛”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设立的学术讲座平台,自2009年开办以来,在学校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知名品牌。共建工作正式启动后,学院先后邀请了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唐湘岳,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孔和平,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郝安等来“书山论坛”开讲,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三、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强院之本,因而在部校共建中我们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

    首先,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我们积极开展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湖南省主要新闻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工作。目前,我院的王文利教授将去湖南广播电视台挂职,刘果教授将去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华声在线挂职。此外,我们还将派出若干名教师在下学期去相关媒体挂职,同时省委宣传部也会从新闻单位选派编辑记者到学院兼职授课。

    其次,我们在学院实施了“部校共建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2014年11月,为了进一步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事业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决定利用2014年部校共建骨干队伍建设经费,在学院内部实施“部校共建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共资助八人,包括优秀领军人才两人,优秀人才四人,优秀青年人才(40岁以下)两人。被资助对象要求同时承担一项我院新成立的“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并提供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对策性研究报告上呈省委宣传部及相关政府部门。

    再次,积极资助学术骨干开展访问研究,努力培养一批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熟悉新闻传播业务的“双师”型教师。自共建以来,学院已先后选派15批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名校进行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访问。学院还选派了颜湘君老师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

    最后,学院积极从新闻业界聘请校外导师,在新闻与传播、出版两个专业硕士点实施“双导师制”。今年,学院从新闻传播业界聘请了9名校外专业硕士生导师,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四、推进了实践基地建设

      部校共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设实践基地,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部校共建活动确定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湘评论杂志社作为我们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已经起草了与这四家单位的共建实践基地协议书,目前正等待省委宣传部的通知,正式举行这四家实践基地的签约授牌仪式。

    其次,除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我们也加强了校内报纸、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院对我们的网站进行了改版,专门设立了“部校共建”专栏;与学校党委宣传部签署了协议,充分发挥其所管理的湖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湖南师大报的业务优势,对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实训给予支持,并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最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实践相关的学科竞赛。比如,今年学院选派了多名学生参加了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也是建院以来我们参加全国大广赛的最好成绩。

    五、推进了研究智库建设

    部校共建除了要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媒人才外,还要把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成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新型智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集中财力,利用部校共建的经费以及我们原有的省重点学科经费,建设了“新媒体苹果实验室”和“新媒体数据中心”,主动对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开展跨学科的前瞻性教学与研究。目前,挂靠于“新媒体苹果实验室”的两个子项目“媒介创意工作坊”和“网络传播工作坊”也已经建设好,并已投入使用,这为学生从事广告及电视作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监测社会舆情,开展网络传播研究,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我们组建了“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为了支持部校共建,学校将设在我院的计划生育办公室迁出,我们利用该场地成立了“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目前,中心的装修工作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舆情研究,学院在2014年11月引进了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和WO(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有效地提升了舆情的采集与数据分析能力。

    最后,依托我们近期重点建设的实验室与舆情中心,我们成功申报了湖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新媒体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获得学校12万元的资助。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有关安排

    总的来说,共建工作的开展是卓有成效的,这要感谢所有师生在这方面的付出。对于部校共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部校共建目标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搞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新闻人才。

     2.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将于2015年上半年启动第二批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包括《现代出版产业》、《媒介融合》等。通过打造一批内容鲜活、贴近实际、学生喜爱的品牌课程,促进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

    3.在“书山论坛”建设方面,学院将继续邀请院务委员会成员开设专题讲座,计划在2015年搞10场讲座,我们将请院务委员会的各位成员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讲座内容和讲座时间。

    4.在骨干队伍建设方面,学院计划于2015年开展第二批互派工作,接收8名左右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到学院兼职授课,选派3名教师到媒体挂职。在2015年10月,学院将实施第二批“部校共建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5年,学院还将继续资助学术骨干开展访问研究,并会从新闻业界聘请5名左右校外导师,在新闻与传播、出版两个专业硕士点继续实施“双导师制”。

    5.在智库建设方面,学院将依托“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利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和WO(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省委宣传部积极配合,组织针对国内外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社会舆情调查。

    老师们,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共同奋斗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部校共建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对大家的付出表示感谢。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进一步推进部校共建工作,抓住发展契机,实现质的飞跃,为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而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