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院2011级新闻学专业校友史睿雯参与主创的融合报道《江淮“牵手”——沉浸式感受引江济淮千年梦圆 》获得三等奖。
作为全国首批10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之一,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安徽师范大学以建设一流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一目标,共建管理体系、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核心课程、共建双师队伍、共建实验基地、共建研究平台,投入了专项资金。学院坚持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和“双一流”建设为牵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坚持“向上向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办院理念,凝炼出“求真、至善、尚美、笃行”的院训;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内涵融合、转型升级、人才强院”战略,构建“部校共建、院媒协同、实践育人”的培养机制,实施“采、写、摄、编、播、评”一体化教学;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以“人品、特长、贡献”为人才标准,树立以发展意识为导向的价值;不断深化部校共建、推进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培养卓越人才,奋力开创一流新闻学院建设新局面。
近年来,学院有多位毕业生获中国新闻奖。2019年,《安徽日报》摄影记者、新闻学专业2009级学生温沁摄影作品《传递光明》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21年,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新闻学专业2002级学生赵华光、马静主创的广播新闻专题《新闻特写:延期的高考,不延期的梦想》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22年,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广告学专业2007级学生刘琴琴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史睿雯2015年从新闻学专业毕业,之后前往安徽大学继续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2017年进入安徽新媒体集团工作。2021年初,曾因在防汛救灾报道中表现突出,获评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
引江济淮不仅是安徽的“一号工程”,在全国视野中,也意义巨大。2022年12月30日上午,引江济淮主体工程的试通水试通航,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从千年遥望到世纪“牵手”。为了生动立体呈现引江济淮的美丽画卷,以史睿雯为主创人员的中安在线报道组超前谋划,深入践行“四力”,历时八个月,踏访引江济淮工程700公里沿线,采访了50多位设计人员、一线建设者、征迁群众、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于工程试通水试通航当天推出《江淮“牵手”——沉浸式感受引江济淮千年梦圆》融媒互动产品。产品以引江济淮河道为线索,以纪实长图为载体,以具有代表意义的场景为依托,将文字、手绘、音乐、音频、视频融合到H5之中,让网友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运河风情画,在宏大格局和历史视野中,感受引江济淮带来的巨大变化。
据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1月6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