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安徽省芜湖市碧桂园凤凰酒店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以“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传统与创新、国际与中国化特色探索”为主题,汇聚全国多所高校影视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与青年研究者,围绕中国电影百廿年发展进程中的传统传承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靖教授参会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马梅教授主持。

胡靖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深情回顾了安徽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从学校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安徽师范大学始终秉持着“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提到,学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他们在影视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影视赛事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影视教育的实力和水平。胡靖强调,中国电影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见证并记录了百年中国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生活,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数字化大片,中国电影在艺术创新、技术革新、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表示,期待借助此次会议为中国影视教育注入新动能,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和学术火花,推动中国影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紧接着,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教授以“学术期待”四个字概括了对影视教育专委会及本届纪念活动的期望,并精彩提炼“纵、横、上、下、左、右”六字观点提出智慧建议。影视教育专委会主任周星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电影在艺术创新、文化表达和社会价值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强调影视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的重要使命。随后开启的主旨论坛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影视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教授主持。
主旨论坛中,胡智锋教授以《中国电影百廿周年之观察与思考》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与现实使命;周星教授则围绕“未来教育”理念进行探讨,指出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影视教育加快更新方法与内容的紧迫性。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李向民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郑月教授等多位专家也从不同视角对中国电影在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度解读。
除此之外还开展了《亚洲视听蓝皮书2015-2024》新书发布会暨全球电影前沿研究沙龙、“皖美呈现”与安徽纪录片创作专场研讨会以及五个主题论坛、五个青年论坛,分享与交流的内容涵盖区域电影研究、影视传播、影史新探、影视教育、导演研究、网络视听等多个前沿话题。在分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者们从局部到整体、从传统到创新就自己的研究分享心得,他们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把握现在畅想未来。

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广播电视联合会、安徽师范大学和池州学院联合主办,安徽省广播电视联合会视听传媒艺术委员会、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以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影视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燕教授等国内影视教育专家学者以及诸多杰出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本次学术年会不仅是对中国电影120年辉煌历程的深情致敬,更是影视教育界一次高质量、开放式的学术集体发声。面对新时代影视创作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与创新的思维,推动影视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为中国影视的未来注入更多学理支持与实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