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吴静老师在学苑楼3号楼304教室为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开展《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的教学观摩课。教学内容聚焦于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的创新应用。

吴静老师开展教学观摩课
本次课程以“文本至图像生成技术”(Text-to-Image Generation)为核心议题展开。课程伊始,吴静老师通过吉卜力工作室艺术风格的数字化重构案例,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认知兴趣。随后,吴老师通过个人生活影像的风格迁移的现场演示,引导大家展开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现状的讨论。
吴静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AI平台特性匹配测试
在随后的教学环节,吴静老师精心设计了对比实验教学模块:通过统一命题,即“生成一个苹果的logo”,要求学生在国内四个使用率较高的AI平台上进行创作实践。基于生成结果的视觉特征分析,吴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平台特性匹配测试,进而系统阐释各平台在算法逻辑、风格输出及技术局限等方面的差异化表现。在此基础上导入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Recraft AI工具的创新型应用。
在后续的技术实操教学阶段,吴静老师首先细致地介绍了Recraft的界面构成以及基础功能,指导大家在基础参数设置层面完成矢量图形生成,继而通过色彩转换、去背景及背景重构等进阶操作,深化对该AI工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吴老师指出,AI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Recraft时应注重批判性使用能力的培养,建立技术认知与艺术审美的双向联结,进一步实现AI技术认知升维。
同学们对课程内容高度专注
本次课程内容将生成式AI工具纳入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的课程体系,生动且实用,为同学们的创作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大家创作的能力。同学们思维活跃,认真听课,积极与老师互动,收获颇丰。本次课程在技术前沿性与教学适用性方面实现了良好平衡,为智能媒体时代艺术创作人才培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