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造访了徽州竹艺轩雕刻工艺厂,通过采访和拍摄,见证了那里是如何将传统雕刻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助推徽州竹雕发展步入一个新起点,徽州竹雕就是跳跃在指尖上的技艺传承。
在不到20平米的作坊内,一位身穿红色短袖的艺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着一只笔筒,面对队员们的到来,他的头丝毫没有抬动一下。双手戴着陈旧的手套,长满老茧的手指流露出岁月的沧桑。桌上的刻刀摆的整整齐齐,宛如要在他的额边刻上一道道年华的皱纹。
徽州,这个古香古色的小城,是徽派竹雕的发源地。这里坐落于皖南的丘陵地带,山岳绵绵,横亘着黄山、白岳极其绵延数百里的余脉,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加上独特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得徽州成为安徽的“竹林”。徽州竹刻,一般以本地盛产的毛竹为原料。
几千年来,徽州竹雕作为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汉雕,木雕,石雕并称为“徽州四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由来已久。徽州竹雕盛于明清,清代以后,随着整个徽雕工艺的发展,竹雕无记在内容、形式、技术等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由于拼接工艺的创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使较大面积的竹雕成为可能,也使得竹雕器具的制作更加方便灵活。
徽州竹雕遵循“以刀代笔,因材施艺”的原则。以刀代笔,即把书法、绘画等多种技巧熔铸于雕刻之中,用刀注重浓淡深浅、虚实主次;因材施艺,即制定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材料的特点,毛竹材质坚韧轻强,割裂性高,收缩量小,硬度大,纹理通直,因此,不同的毛竹可以雕出五花八门的雕刻品。颜色较浅、质地较差的竹雕,可以涂漆、上碳,既能保护其质地,又能打色起到画龙点睛之用;质地好的竹雕,则可以不用上漆,保留其在艺人手下的文化之蕴。
参观了竹艺轩的作品陈列馆后,队员们不禁感叹:“这些造型真是千变万化!”有峥嵘宏伟的老树盘根,有老气横秋地古代乐人,有优哉游哉的大漠使者,还有桀骜不逊地云海游龙。它们或嬉笑,或嗔怒,或淡然,展现了传统徽的州艺人,用自己的淳朴的心灵描绘这千姿百态的世界,可谓“巧施雕饰鬼神惊”。
徽州竹雕,不但是安徽文明史上的珍宝,更是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推动力。2014年11月10日晚, 在北京APEC峰会上,黄山竹艺轩雕刻公司承包了115个宴请菜单,其都是徽州竹雕制成,引来各国际友人连连称赞。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工艺厂。公司秉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立足传统的徽州雕刻工艺和徽州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开发竹木雕刻工艺品。如今徽州传统竹雕的发展也融入了高新技术,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助推徽州竹雕发展步入一个崭新起点。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纽带,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人文之诗。园林中的毛竹老了,雕刻的手粗糙了,云海中的夕阳缓缓落下。那把岁月的刻刀,在城市的大门上划出一道缺口,渴望让这条纽带慢慢地传过去……(文/图 安师大赴徽州百工采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