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新传先锋“三下乡”】 我院赴革命老区暑期实践团队寻访黄山抗战老兵

    为了践行青春“三下乡”的实践精神,7月11日到12日两天,安师大赴革命老区“寻迹峥嵘岁月,勾勒中国脊梁”暑期实践团队分别前往黄山市徽州、歙县、休宁太平、谭家桥等地,初步实地寻访了10位抗战老兵,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为“寻迹峥嵘岁月,勾勒中国脊梁”抗战老兵深度报道专题计划摸清情况、实地踩点、打好前站。

7月11日上午,就黄山地区抗战老兵的分布位置与实际状况,实践团队队员们和东山村第一书记汪为之进行对接,在他的帮助建议下,团队了解到较为准确的信息,拟定了较为科学的走访路线。

    两天的实地调查走访是一次近距离接触抗战老兵群体的珍贵机会,让实践志愿者们对老兵的生存生活情况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对那段烽火岁月中的历史面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实践志愿者第一天走访的何力行、毕观林老人,以及第二天走访到的陈乃文,汪萍和周文清老人目前身体精神还较为康健、生活状态良好,平常也会有种花种草,看看书之类的业余爱好,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是在生活上依旧自立,思维言谈还比较清晰。但距今抗战胜利已有70周年,这些老兵们也已经成为了90多岁甚至100多岁的长寿老人,岁月的逼近让很多已经步入耄耋之年老兵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在时实践志愿者们采走访过程中,李秋荣、郑式蕴、舒天泳和吴松发等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常年卧病在床,有的甚至已经说不出话来,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也并不理想。

    在实践志愿者们寻访周文清老人的途中,队员们还一起参观了谭家桥新近发现立项的抗战烈士纪念遗址。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曾经是上千位抗日川军烈士牺牲后,无名英魂的安眠之所,四年前附近村民修缮池塘时发现,最近在关爱老兵的相关志愿者的推动下,谭家桥政府为遗址正名,并决定在此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缮烈士纪念碑。

    虽然在走访老兵之前,实践志愿者们制定了较为科学的线路,做足了充分准备,但实践志愿者们还是在实地寻访中遇到了重重困难,迷路、错过、交通等遭遇还是接踵而至,两天之间,志愿者们的足迹几乎遍布到黄山市的各个乡镇村庄,踩过黄土地、穿过曲折弄巷、经过无数山间隧道、古桥流水。

    实践志愿者对于抗战老兵的寻访并不只为追寻那段岁月烽火、历史波澜,更刻不容缓的是让老兵们感受到活着的尊严与自豪,也让这个社会上更多的人看到那些曾经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们此刻正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怀。一段附满伤痛和血泪的烽火岁月,一段难以忘怀不敢遗忘的家国情怀,一生坎坷飘零几经沉浮的故事。每一位老兵的皱纹,都是峥嵘的岁月;每一位老兵的骨头,都是中国的脊梁!(文、图/安师大赴革命老区暑期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