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全院科研工作提质增效,10月12日下午,新传学院于学院楼507会议室举行“新闻传播学课题申报的三性合一”学术沙龙,会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万安伦进行主题分享。本次会议由新传学院执行院长马梅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到场交流学习。
会议伊始,马梅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达了欢迎。万安伦以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为本场学术沙龙的切口,围绕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政策性、学术性、创新性的“三性合一”这一主线,层层递进,内容详实。
万安伦系统阐述了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三性”的深刻内涵与统一关系。他指出,人文社科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社科项目申报必须具有“政策性”,即具备明确的政治属性、国家属性和人民属性;课题研究的科学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学术性”;而科学探索、知识积累和文化创造的根本要求又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创造性”。万安伦强调,项目选题并非三者简单的叠加,而是形成有机融合的统一体。随后他提出,在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交叉综合路径、点线面体路径和问题导向路径”共三条路径。
万安伦结合自身实例,进一步分享了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实践体悟。他强调,课题申报不是一时一事的工作,需“平时多烧香”,注重选题和前期成果的积累。在论证过程中则需注意“思想、逻辑、表达”的完美统一,思想要深刻、学术语言要理性准确、学术逻辑要严密自洽,三者缺一不可。此外,论证框架要细致严密,文献综述需精当深入。
这一环节引发与会者的共鸣和热烈讨论。学院教师王婷婷、朱飞虎和夏亮与万安伦就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马梅就学院专业建设问题与万安伦展开讨论,并表示学院将积极听取专家建议,推动专业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整场沙龙持续两个多小时,内容高屋建瓴、紧贴实际,兼具理论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性。马梅在总结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学术交流,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她指出,本次沙龙为学院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厘清了思路、指明了路径,对提升学院整体科研竞争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刘张益 图/陈邱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