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动态 >>
理论与实践并重 坚守与创新共存: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学的奋进之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挑战,但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此次疫情也激发了高校变中求进和改革发展的新动力。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抢抓疫情期间实施在线教育实践的特殊机遇,化危为机,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完整意义上的“项目化+一体化教学”,实行“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年级融合、知识融合、能力融合”,有效保证了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质量不下降的教学目标。

疫情考验担当,危难蕴藏转机。32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按照全校的本科教学计划部署,如期开启80门课程的在线课堂,同时针对疫情现实将专业实习改为利用校内外媒体的线上实习,各专业结合学生居家线上教学的现实设立特色化、主题化的实践专题,将课程实践改为结合身边战疫故事、居家读书学习的现实采制各类新闻作品、广告作品、摄影作品、动漫作品,推出“我的战疫故事”“春到身边”“读书”“观影”等专题。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老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时效化、精准化,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打好疫情面前的教学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新传学院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突出重点,大力推动思政教育和新闻实践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线上慕课是拓展课程思政建设辐射空间的新平台,新闻与传播学院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分析线上教学课程思政问题,探索规律和对策,制定灵活的在线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疫情期间学院开设7场“防疫阻击战在线教学观摩课”,开展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教学培训等,提高在线教学的效果。

教学研究建设是推动本科教学创新发展的重点环节。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教学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工作,狠抓过程管理,凝练相关成就与经验,积极申报高层次、高质量的质量工程项目,把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实现“铸魂”与“树人”相契合。2020年,新传学院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8项,其中教学研究项目3项立项,分别是杨帆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工作坊”产学互动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朱晓凯的《新闻学专业应用型课程“虚拟情景”影视化教学模式研究》、姜皖的《三维动画课程创新改革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1项立项——赵昊的《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项立项,分别是张荻的《播音与主持概论》、王玉洁的《广告学概论》和王晓玲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线上课程1项立项——秦枫的《媒介经营与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课程4项立项,分别是马梅的《广播电视新闻基础》、凤鸣的《广告设计基础》、蔡帆的《二维动作设计》和赵忠仲的《品牌传播与危机管理》;新文科、新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立项——丁薇的《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动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一流教材1项——肖叶飞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线上教学优秀课堂1项——陈若飞的《影视后期》。

在大力推动本科教学创新发展的形势下,新传学院广大教师专注教学,研究教学,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和评比中表现喜人。202010月,邵振奇副教授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位列文科组第十名,获得二等奖,这是安徽省在这项赛事文科组别的历史最好成绩、最高名次,也是安徽省在这项赛事的“文科突破”。202012月,张荻副教授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喜获人文社科组第一名,斩获决赛冠军,并获2020年省级质量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这也是新传学院在智慧教学方面的新突破。202012月,沈正赋教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吴浚副教授获得省级“线上教学新秀”称号,马梅教授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赵忠仲副教授获得校级“教坛新秀”称号。另外,邵振奇副教授、张泉泉副教授、杨帆老师还获得校级优秀课堂教学奖。优秀教师的纷纷涌现也为新传学院本科教学发展,培育创新型卓越新闻人才增砖加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坚持“向上向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办院理念,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和“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立足专业结构现状,针对教学格局新变化,把握文学与艺术的学科交叉特点,践行“人文与科技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各专业融合联动,培养全媒体时代知行合一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奋力开创一流新闻学院建设新局面。(文/王蕾 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