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寒假归来话成长”主题分享会在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活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通过实践成果汇报、影像作品展播、互动交流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同学们寒假期间结合专业特长参与社会实践的收获与感悟。
专业实践:从舞台到镜头,锤炼实战技能
活动由程锦同学主持,8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张怡然同学以“百姓春晚主持人的成长日记”为主题,回顾了寒假期间担任2024年芜湖市百姓春晚主持人的经历。她分享了如何调整主持状态、处理突发状况的细节,并坦言:“站在市级舞台上,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专业’二字的重量。”
马鑫瑶同学结合在阜阳融媒体中心的实习经历,讲述了参与新闻短视频制作的流程。她与徐冰月、栗雅晴合作完成的“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视频《王稼祥的故事》,通过走访王稼祥纪念园、查阅地方志资料,将历史事件与人物精神融入镜头语言。活动现场播放了该视频片段,真实的历史场景与生动的叙事引发共鸣。

主题创作:记录时代故事,传播文化精神
姜怡文同学讲述了拍摄“美丽中国”主题短视频的经历,以浙江绍兴的山水与人文风情为切入点,讲述了她如何通过镜头捕捉自然光影、采访当地居民的故事。吴瑞睿同学则聚焦红色历史,通过作品《合肥第一个党支部的故事》,实地探访红色遗址、采访党史专家,用影像还原革命岁月。
陈家慧同学以“鸠兹廉韵”廉政文化宣传视频为例,介绍了在包公祠的拍摄经历。她通过拍摄古建筑细节、解读碑文史料,将包公“清心直道”的精神转化为青年视角的视听表达。张华文淇同学则以鞍山钢铁发展史为题材,通过搜集厂志档案,讲述东北重工业的发展史,展现老工业基地的奋斗历程。


师生共话: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同学们的分享结束后,辅导员马星宇老师在点评中表示:“从初入校园的青涩到如今能独立完成高质量作品,同学们展现了惊人的蜕变。”他特别指出,大家的实践选题兼具社会价值与专业特色,例如红色故事传承、地域文化挖掘、工业历史记录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马星宇老师总结道,寒假实践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试炼场,更是思想成长的催化剂。他鼓励同学们将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继续发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优势,用声音和镜头传播时代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