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准备即将到来的暑期社会实践,严肃考风考纪,杜绝安全隐患,6月17日晚,辅导员马星宇在2050101教室主持召开了2023级新闻学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暨期末考风考纪、离校安全主题班会。2023级新闻学全体同学参与。
在暑期社会实践指导环节上,马星宇指出,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让同学们“埋下种子”,精心规划实践方向。找对 “搭子” ,团队成员不仅要在专业上相互融合,涵盖拍摄、写作、摄影、设计等多领域同学,在个性上也要互补,寻找执行有力、相处融洽且有趣的伙伴,从情感上紧密相连,让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步发展为能及时补位的队友,乃至齐心协力的战友,打造一个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条有理的团队,有模有样地开展工作,做到有始有终;要 “亮出牌子”,树立团队的良好形象与口碑,确立调研实践的主题;要“结好对子”,在学院的帮助下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人员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要“提好案子”,精心策划实践方案在立立答辩和相关项目申报上脱颖而出;要 “进入村(厂)子”,要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把稿子写在、片子拍在、点子创在基层一线;从而全身心投入采写稿子、构思创意点子、拍摄剪辑片子以及酝酿调研的本子等工作;要努力 “做出样子”,以出色的成果展现团队的专业水准和实力;要“争做骄子”,要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实践的达人;他提示,团队要通过留影、合影、剪影等方式记录下实践中的珍贵瞬间。就更好地与地方对接保证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他希望同学们可以开好筹备启动会、工作计划会、小组研讨会,与当地政府做好工作对接,精细到每一位成员应该干什么,困难一起担,争议不过夜。

接着,马星宇就作品创作做重点讲解。首先找对人、找准人是关键。提前了解需要采访的对象,到达当地做评估与判断,确定拟定的采访人是否有采访价值。同时,要避免采访误区,“不能仅去一次就结束,至少要前往三次。第一次先构思并建立被采访者关系,第二次提出专访要求,初步撰写稿子、剪辑片子,第三次查漏补缺,”他说道,“要与采访对象做好沟通,最好选择被采访者熟悉的工作环境进行拍摄。”成果转化也是实践的重要一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结合赛事做实践,如 “行走的思政课”、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摄影大赛、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乡村振兴设计大赛、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廉政教育作品,以及明年的挑战杯等。此外,还有推普、调研中国、费孝通调研中国奖等赛事,马星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些赛事,将实践成果进行转化。在团队新闻策划方面,马星宇指出要将自己推出去,在具体案例的讲解中做到特色化、在地化、思政化、专业化、品牌化,提高团队的贡献度。要把镜头对准他们、它们、我们。“他们”即采访对象,“它们”即自然风光,“我们”就是奔走路上我们奋斗的样子。

在诚信考试与离校安全环节中,他强调了期末考风考纪。马星宇告诉同学们,期末考试是对同学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检验,大家要诚信应考,遵守考试规则,杜绝任何作弊行为,他以具体案例详细说明了考试作弊的违纪成本与危害,他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准备期末考试的同时,也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专业素养。他还以近期校园安全隐患的案例、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等做了提醒,特别就社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安全隐患做了提醒;他最后还解读了新一学年的校历,对离返校的系统登记家长核实、离校前寝室安全事项等提出要求。(图、文/张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