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做好期末安全教育及暑期实践动员相关工作,6月19日在行知楼一号楼101室,2023级播音、动画和影视与制作专业开展“暑实指导暨诚信考试、期末离校”主题班会。本次班会以多元形式展开,将诚信教育、安全教育与暑期实践指导深度融合,旨在为学生们的期末学习与暑期生活筑牢坚实保障。

班会伊始,马星宇老师通过举校园安全案例讲解如何在危险中冷静应对。随后讲解考试作弊典型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诚信考试不仅是对学业成果的检验,更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通过真实的考试违规处理案例,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了违反考试纪律的严重后果,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严守考场纪律,以诚信为本,考出真实水平,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推进诚信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诚信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诚信立身,以实力应考,展现新时代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期末考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期末离校工作,马老师对新一学年校历进行了解读,从考试结束、离校时间、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时间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为保障学生离校安全,马老师与家长建立紧密沟通机制,要求学生请假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安全、顺利离校。此外,班会还着重强调了假期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期间的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警示片、分享真实安全事故案例,提醒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提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求同学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假期。

在暑期实践动员环节,马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往届参赛团队们精心策划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以及宣传视频。他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涵盖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专业技能提升等多个领域,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社会热点,充分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服务社会。他希望,同学们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经验,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他表示,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让同学们“埋下种子”,精心规划实践方向。找对 “搭子” ,团队成员不仅要在专业上相互融合,涵盖拍摄、写作、摄影、设计等多领域同学,在个性上也要互补,寻找执行有力、相处融洽且有趣的伙伴,从情感上紧密相连,让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步发展为能及时补位的队友,乃至齐心协力的战友,打造一个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条有理的团队,有模有样地开展工作,做到有始有终。还要 “亮出牌子”,树立团队的良好形象与口碑。“结好对子”,与当地相关部门、人员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好案子”,精心策划实践方案。随后 “进入村子”,全身心投入采写稿子、构思创意点子、拍摄剪辑片子以及酝酿调研的本子等工作,努力 “做出样子”,以出色的成果展现团队实力,“争做骄子”,并通过留影、合影、剪影等方式记录下实践中的珍贵瞬间。同时,为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他希望同学们可以开好筹备启动会、工作计划会、小组研讨会,与当地政府做好工作对接,精细到每一位成员应该干什么,困难一起担,争议不过夜。
马星宇就作品创作做重点讲解。首先找对人、找准人是关键。提前了解需要采访的对象,到达当地做评估与判断,确定拟定的采访人是否有采访价值。同时,要避免采访误区,“不能仅去一次就结束,至少要前往三次。第一次先构思并建立被采访者关系,第二次提出专访要求,初步撰写稿子、剪辑片子,第三次查漏补缺,”他说道,“要与采访对象做好沟通,最好选择被采访者熟悉的工作环境进行拍摄。”成果转化也是实践的重要一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结合赛事做实践,如 “行走的思政课”、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赛、摄影大赛、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乡村振兴设计大赛、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廉政教育作品,以及明年的挑战杯等。此外,还有推普、调研中国、费孝通调研中国奖等赛事,马星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些赛事,将实践成果进行转化。在团队自身新闻策划方面,马星宇指出要将自己推出去,做到特色化、在地化、思政化、专业化、品牌化,提高团队的贡献度。要把镜头对准他们、它们、我们。“他们”即采访对象,“它们”即自然风光,“我们”就是奔走路上我们奋斗的样子。班会上展示的往届优秀实践案例,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主题班会的成功开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与安全观念,为期末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指导。相信同学们在诚信的指引下,定能在期末考试中交出满意答卷,并在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中收获成长与进步,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基层一线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更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绚丽之花。未来,各班将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引导同学们在广阔天地中锤炼本领、勇担使命,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图、文/陈靖涛、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