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视界 >>
传媒视界(231):刘杰“新闻故事汇”:敢冒风险需看远一步

6月15日晚7:30,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原社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杰在1号教学楼201室为2018级、2019级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开启了“头版头条的写作艺术”系列讲座中新的一章——敢冒风险需看远一步。

 

讲座开始,刘杰社长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期许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这番话与本次讲座的主题“敢冒风险需看远一步”不谋而合。刘杰社长提到,面对充满风险和敏感的新闻事实,新闻人不仅要勇于触碰,更要善于触碰。敢于斗争而不是横冲直撞,勇于硬碰需要勇气和智慧。那么,究竟怎样用智慧面对敏感问题呢?

刘杰社长通过举例人民日报对于安徽区划调整的报道证明了愈有风险的新闻愈能激起记者的热情,“这是新闻人的天性。“刘杰社长说道。在报道敏感话题时,刘杰社长总结出了“用轻松笔触破题,让敏感话题不再凝重”的技巧。如果成功报道好敏感话题,会有重大收获。在对安徽的区域划分报道中,文章凭借三个高度凝练的小标题,让整篇文章更加具有智慧,使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看出安徽区域划分的深谋远虑,从而彰显了新闻价值,收获良多。

面对风险具有热情不仅是新闻人的天性,同时也是新闻人的责任。刘杰社长在传授了面对敏感话题的技巧后,接着向同学们阐释了报道风险主题的必要性。在此部分,刘杰社长举出了长篇调研性报道《300多漂泊渔民盼上岸》的例子来让同学们明白记者的笔端应常含情感责任和担当。“当记者第一位的是要有正义感。“刘杰社长认为记者应该对人民有情,对百姓有爱,对不平事敢于直言,而不平事之中很多正是具有风险性的事件。同时,批评监督性报道需要有“辣”味道。只有敢冒风险,才能够写好舆论监督主题的新闻报道。

为了让并不轻松、具有风险的话题轻松起来,记者们也是做足了努力。刘杰社长结合自己的经历,认为记者在面对轻松的话题时需要多加思考,思之愈深行之愈远。只有多思考,才能避免内容流于形式,创造出读者爱看的新闻。并且,记者应该用“泥土味”祛除“官僚气”,即走访不走秀,深入基层扎实采访,如此才能营造好的工作作风。即使上了头条,记者也不应放松警惕,而要持续保持深思。 

在解释完敢冒风险后,刘杰社长进一步向同学们深刻解释了何为“看远一步”。“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媒体责任不容忽视,对历史负责,对报道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刘杰社长认为这是看远一步的成熟表现。刘杰社长结合王慧敏的《李老太》,认为若想做到看远一步,应绝不再说假话。同时,记者还应在报道分寸把握上审慎行事,不可忽视手中笔墨键盘的重量。总而言之,刘杰社长用通俗形象的三个短句“跟进不跟风,捧场要到场,打头不过头”高度凝练了成熟报道的要求,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做诚实正直的新闻人,爱恨分明,敢说真话,让新闻回归真实。

刘杰社长随后以“怀忧患常‘拧’紧‘螺丝钉’”的比喻,向同学们解释了拧紧螺丝钉的具体内涵,即党的新闻舆论的忧患意识需要紧抓。刘杰社长提到:新闻报道要挖掘“拧”紧规范良法。他认为“拧”紧不仅是一种意识,更应是一个科学方法。“拧”紧必须建立制度,约定纪律。刘杰社长还认为记者也要“拧”紧与生活的“螺丝钉”,不仅要拧紧与采访对象的螺丝钉,还要拧紧与生活的螺丝钉以便结交新闻朋友收获新闻线索。

本次讲座,刘杰社长通过举例,现身说法,使同学们深刻全面地理解了何为“敢冒风险需看远一步”。讲座的结尾,社长总结了将风险化险为夷的三个学问:用事实说话,敏感的问题更应该靠事实脱敏;面对敏感的问题,作者也要很敏感,要迎着敏感问题做;不仅是敏感的问题,还有其他报道,原则都是跟进不跟风、捧场要到场、大头不过头。刘杰社长希望同学们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一面,不躲敏感,不怕艰难,勇立时代潮头,不仅敢冒风险,还要更看远一步。

最后,肖叶飞主任用“智慧、情感、思考、批判、忧患”五个词将本次刘杰社长的讲座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使同学们对于“敢冒风险需看远一步”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通过本次刘杰社长的讲座,同学们受益良多。(文/图  郎敏)